
疫情相關資訊
PART 1 - 疫情知多少
1.1 變種病毒
1.2 疫苗資訊
1.3 防疫政策
PART 2 - 心理健康
2.1 壓力處理
2.2 身心狀況不平等
2.3 家庭狀況

PART 1

1.1 變種病毒

隨著疫情爆發,新冠肺炎的病毒株不斷變種。每種病毒株的特性不同,傳染力、致死率與重症率都不一樣,出現的感染症狀雖相似但有也些微差距。像現在造成流行的Omicron病毒株,雖然傳染力強,但是致死率與重症率較低,因此雖然確診人數每天都在上升,但是死亡人數沒有較去年Delta病毒高。
左圖是團隊為大家整理的病毒資料,有興趣的大家可以參閱。
1.2 疫苗資訊

不同疫苗製作的方式不同,製作容易程度會使疫苗出產時間有所差別,能引起的自主免疫反應程度也有所差異。雖然不同疫苗對人體造成的影響程度有別,但只要接種就是多一層保障。即使施打疫苗不代表完全免疫,降低重症率在這個疫情大爆發的情況還是非常重要。
右圖是疫苗相關資訊,若是想要考慮哪種疫苗可以有最大的保護力或者有甚麼強大的副作用,可以參考團隊蒐集的資料。


1.3 防疫政策

雖然近日確診人數暴增,但是大家也不能輕忽大意。在外要將口罩戴好,不要讓自己的口鼻和行人SAY HELLO。回家之後也要確實洗手,不要讓病毒有機可趁;如果可以的話減少在外用餐的機會,因為餐廳既是密閉空間又是大家拿下口罩的地方,傳染的風險相較一般情況來的高。
雖然現在政府的防疫政策是滾動修正,大家也不要輕忽,因為現在第一線的醫療人員負擔已經增加許多。大家一定要多多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有不舒服要記得告知師長。

PART 2


2.1 壓力處理
許多時候我們被壓力綑綁而不自知,當負面情緒一直縈繞在腦中、無法專注在事物上或者情緒不穩定,就要好好觀察心理壓力是否過大。並運用上面左圖的三種動起來來減輕自己的壓力,若是無法適當的處理壓力,可以向輔導室的老師或者尋找專業的身心科醫生。
小編記:無論遇到甚麼無法處理的壓力,都請向信任的人求救。小編我現在也在學習如何與壓力共處,沒有誰一開始就能摸清楚自己的情緒,一步步去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相信自己是最棒,大家一起加油!

2.2 身心狀況不平等
當線上課程愈來愈多,開鏡頭的頻率增加,使我們常盯著鏡頭上的自己,那些微小的缺陷隨著時間增加顯得愈來愈嚴重,對自己外貌愈來愈不滿。因外貌而產生低自尊、焦慮、憂鬱等現象,更嚴重甚至是不願意和外人見面,這就是容貌焦慮。
在社群媒體蓬勃發展的現在,外貌的重要性被捧至最高點。大家常在社群媒體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無論是生活、外表或者知識水準,然而那些照片可能經過後製,但卻會讓視聽者認為那就是現實,因此對自己的外貌更加追求或者因此感到自卑。
若是產生容貌焦慮,我們不妨先關閉社群媒體,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其他重要的事情。又或者去發掘自己的優勢,容貌並不是成功的唯一指標,去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需求並達成,也許才是讓你感到心靈豐沛的時刻。
2.3 家庭狀況

當學校宣布遠距,表示父母與小孩相處時間增加,有些家庭可藉由這個機會變得更熱絡,有些家庭也許會出現一些摩擦。右圖是些小方法可以減少家庭之間的爭吵,但若是發生衝突,在情緒爆發完後,要記得在進行有效的溝通,聆聽彼此並關注對方的需求,才能有更良好的家庭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