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 心理急救注意要項
目錄

第三章:提供心理急救
3.5 可能需要特別關注的人群
第四章:照顧好自己和你的團隊
4.1 準備提供幫助
4.2 控制壓力: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習慣
4.3 休息和復原

第三章:提供心理急救
3.5可能需要特別關注的人群
危機中可能需要特別關注的弱勢群體包括:
1. 兒童和青少年
兒童及青少年在危機事件發生時,可能特別脆弱,因為這破壞他們所熟悉的世界,包括熟悉的人、場所及日常生活。年紀小的兒童可能會有被虐待或性暴力的風險,更是因為他們無法保護自己,所以許多基本需求(例如水、食物等)也不一定有保障,而他們的照顧者也可能會陷入驚慌;年紀大一點的兒童,則可能產生被販賣、性剝削或被迫加入軍隊等問題。
兒童對於危機事件中的反應,通常取決於他們的年齡、發育階段、和他們照顧者與他們的相處,像是年幼的兒童可能根本無法理解現在發生什麼事,因此他們更需要照顧者的協助,總而言之,兒童需要有穩定且冷靜的成人在身邊,才能夠更好地應對危機。
兒童和青少年可能經歷與成年人相似的困擾反應(詳見3.3章節),而他們可能也會有下列這些特別的反應:
- 年幼兒童:可能會倒退回過去的行為,例如尿床、吸手指,也會更依賴照顧者
- 學齡兒童:可能認為是自己造成這些事的發生,因此產生許多恐懼,在個性會變得比較退縮,且經常感到孤單
- 青少年:可能會覺得無所謂,但會感覺到和朋友的不同或逐漸與朋友疏遠,可能表現出十分冒險的行為,也可能表現出十分消極的態度
家庭和其他照顧者是孩子最大的精神支持,若兒童和熟悉的照顧者分離,他們會感到十分害怕,且無法合理判斷周圍的危險。因此我們應該盡快幫失散的孩子與家人重聚。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不應一個人處理這件事,如果出了差錯,孩子的處境可能會更糟,我們應該設法聯繫值得信任的兒童機構,以確保孩子會被好好照顧。
當遇到不同年齡及發展階段的孩子時,我們可以應用以下的守則執行幫助:
嬰幼兒
- 保持溫暖和安全
- 遠離吵雜的環境
- 擁抱他們
- 說話盡量保持平靜且溫柔
- 盡可能安排規律的飲食及睡眠


年幼兒童
- 多關注他們
- 時常提醒他們現在是安全的
- 向他們解釋,這些壞事的發生不是因為他們的錯
- 避免讓他們與親人分離
- 盡量保持規律生活
- 如果他們問發生了什麼事?盡量給予簡單、不含恐怖細節的答案
- 若他們表現出倒退回早期的行為,例如吸手指、尿床等,以耐心對待他們
- 盡可能製造放鬆、玩耍的機會
- 允許他們因為害怕,而靠近你、黏你
大齡兒童及青少年
- 給予他們時間和關注
- 幫助他們保持規律生活
- 如果他們問發生了什麼事?盡量說出實際狀況,並告訴他們目前在做什麼
- 不要期望他們堅強,陪伴他們的悲傷和失落
- 傾聽他們的想法和恐懼,不要評判他們
- 制定明確的規則
- 訊問他們現在面臨到的危險,並盡量幫助他們,與他們討論應該如何避免
- 鼓勵他們幫助他人

如果照顧者受傷、心理極度不安或不能照顧他們的孩子,你應該安排幫助照顧者和他的孩子。我們也可以聯繫兒童保護機構,確保孩子和他們的照顧者在一起,例如照顧者被送到醫院,盡量讓孩子跟隨,或記錄照顧者去的地點細節,以便他們能夠重聚。
同時,應該記住危機發生地點周圍可能群聚著孩子,即便他們沒有受到事件的直接影響,他們也可能目擊到可怕的景象,在危機中成年人可能因為忙碌,所以不知道孩子看到或聽到了什麼,因此我們應該盡力保護他們,免於他們遭受到可怕的場景和經歷。
對孩子們應該說和應該做的事:
確保他們和親人在一起
- 盡可能確保他們和照顧者或家人在一起
- 當孩子無人陪伴時,應該聯繫可以信任的兒童保護機構
- 如果找不到兒童保護機構時,我們可以親自去找照顧者,或是與其他可以照顧孩子的家庭聯繫
確保他們的安全
- 保護他們不暴露在可怕的現場
- 保護他們避免聽到令人不安的消息
- 保護他們避免接收到與救援事件無關的媒體採訪
傾聽、交談及玩耍
- 保持冷靜,溫柔地與他們交談
- 傾聽孩子們對於現況的看法
- 交談時,須保持視線水平的角度,並使用他們能夠理解的語言
- 記得介紹自己的名字,讓他們知道你是來幫助他們的
- 知道孩子的姓名及住家等訊息,以利找到他們的照顧者和家人
- 當他們和照顧者在一起時,支持照顧者照顧自己的孩子
- 與孩子在一起時,盡量根據他們的年齡,並努力參與他們的玩耍
記住,孩子有自己的應對能力。暸解他們的應對能力,盡量支持他們且避免消極的應對,大齡兒童和青少年,在危急情況通常能夠提供協助,幫助他們透過安全的方式,發揮自己的作用,以得到更多的成就感。
2. 身體狀況不佳或身心障礙者
慢性病患者、身心障礙者及老年人需要特別幫助以得到醫療救助,通常危機事件會讓他們的健康狀況變得更糟糕,例如高血壓、心臟病、氣喘或焦慮等;而孕婦與哺乳中的女性也可能因為危機事件產生巨大壓力,導致自己及胎兒的健康受損;不能自行移動的人們、有視力或聽力障礙的人們,可能在尋找親人或獲取訊息方面都有困難。因此我們可以為他們作下列事項:
- 幫助他們到達安全的地點
- 滿足他們的基本需求,如水、食物、住處等
- 詢問他們是否有身體不適,盡量幫他們尋找平時服用的藥物
- 確保自己離開時,有人能夠陪著他們,並且考慮聯繫機構長期援助他們
- 告訴他們如何得到可獲得的服務


3. 受到歧視或暴力威脅的群體
面臨歧視或暴力威脅的群體包括婦女、特定種族或宗教等,他們可能會面對到以下困難:
- 基本需求的獲取被忽視
- 安排醫療措施及其他社會資源時被忽視
- 成為暴力行動的目標,例如性暴力
我們可以透過以下方法幫助他們:
- 幫助他們找到安全的地點
- 幫助他們聯繫親人或其他可以信賴的人
- 提供相關社會支持的訊息,必要時也可以直接幫他們與援助組織聯繫

第四章:照顧好自己和你的團隊
4.1準備提供幫助
作為一名幫助者,應該先考慮如何才能做好最好的準備,才能在危機現場施救,所以我們隨時都要思考:
- 暸解危機情況,釐清不同施助者的角色和職責
- 作為施助者,應該考慮你自己的健康,個人和家庭問題可能會給你帶來壓力
- 對於你自己是否準備好,需要做出一個誠實的決定


4.2控制壓力: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習慣
作為幫助者,你可能會對於人們的安全和照顧富有責任感,但這些工作可能也是你的主要壓力來源。尤其在危機事件發生的時候,長時間的工作、沈重的責任、缺少清楚的工作說明、不充足的溝通或管理、及不安全的工作區域等工作壓力都會影響到你的狀態。你可能會目擊、甚至直接經歷到可怕的事情,例如受傷、暴力、或死亡等,你也可能會聽到他人痛苦的經歷、不幸的遭遇,這些都會影響到你和跟你一起施助的人。
考慮一下自己如何才能管理壓力、幫助團隊成員或接受他們的幫助,以下是一些幫助管理壓力的建議:
- 回憶過去最有效的解壓方式,思考什麼能夠讓你保持堅強
- 盡量抽空吃飯、休息和放鬆,即便時間很短,也仍然十分重要
- 盡量保持合理的工作時間,不要讓自己太過勞累
- 當自己無法解決問題時,我們可能會有挫折感,但你要記住你沒有責任需要解決所有人的問題,你已經盡力幫助他人了
- 減少攝入酒精、咖啡或尼古丁,也儘量避免使用非處方藥
- 看看團隊成員在做什麼,並讓他們知道你的狀況,以找到互相幫助的方式
- 和朋友、家人或其他值得信賴的人交談
4.3休息和復原
花時間休息和復原是結束任務後最重要的部分,危機的情況和幫助他人是一件極具挑戰性的工作,承受他們的痛苦和悲傷是困難的,當我們結束幫助後,需要花時間思考一下經歷的事情,並且好好休息,以下為幫助你恢復的建議:
- 與上級、團隊成員及自己信任的人,講述你在危機情況下幫助他人的感受
- 認可自己有成功幫助他人,即便幫助的事情不大
- 學會內省並認可自己做得好的部分,並接受做得不好的地方
- 盡量在重新開始工作前,讓自己充分放鬆及休息
如果你發現自己心煩意亂或危機事件的相關記憶,存在你的腦海裡揮之不去,並且讓你感到異常緊張或悲傷,可能導致你睡眠困難或是需要服用藥物時,你需要從你信任的人身上得到幫助,如果這些問題持續超過一個月,請尋求醫護人員或是心理健康專家的幫助。

心理急救袖珍指南
心理急救的含義:
心理急救是指對心理遭受嚴重打擊或需要支持的人,所提供的支援與實際幫助。
盡責地提供心理急救包含:
1. 尊重受助者的安全、尊嚴和權利
2. 調整自己來適應受助者的文化背景
3. 暸解其他緊急應對措施
4. 照顧好自己

準備
- 暸解危機事件
- 暸解可獲得的服務和支持
- 暸解安全和治安問題
觀察
- 觀察是否安全
- 觀察是否有明顯需要基本需求的受助者
- 觀察是否有出現嚴重困擾反應的人
- 接近需要支援的人
- 詢問他們的需求與擔憂
- 傾聽他們的想法,並且幫助他們平靜
聯絡
- 幫助人們表達需求,並聯繫相關社會服務
- 幫助人們面對問題
- 提供相關訊息
- 幫助聯絡親人和社會上的服務

道德標準:
為了避免受助者遭受到二次傷害,我們應該提供最好的關懷行動,以讓受助者獲取最佳利益,以下為幾項道德行為準則,請根據自己的文化背景,思考一下道德標準的涵義是否符合。
正確的行為
- 誠實守信
- 尊重別人自己做決定的權利
- 意識到自己的偏見,並且放下偏見
- 讓受助者清楚知道即使現在不願接受幫助,未來仍然可以尋求協助
- 尊重受助者的隱私,並適當地保密受助者的話語
- 依據受助者的文化背景、年齡和性別,做出恰當的幫助
不正確的行為
- 作為幫助者,不能利用與受助者之間的關係
- 不能以幫助為理由,向受助者收取任何錢財或利益
- 不能作出虛假的約定或是給予假消息
- 不能誇大自己的技能
- 不能強行幫助別人,也不能打擾到受助者
- 不能透過施加壓力的方式,讓受助者講出自己的經歷
- 不能將受助者的經歷分享給他人
- 不能對受助者的行為或感受作出評價
不只需要心理急救幫助的人:
有些受到創傷的人所需要的不僅是心理急救,我們需要時時刻刻認清自己的限制,並勇於尋求他人幫忙,例如需要進行醫療處置來拯救生命時。
需要及時接受更多醫療幫助的人:
- 受到嚴重且危及生命安全的傷害,需要緊急醫療救援的人
- 因為過分心煩意亂,而無法照顧自己的人
- 可能會傷害自己的人
- 可能會傷害別人的人
